为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凝聚人、感召人、引导人、激励人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提高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增强集团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促进集团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根据《上海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2010试行版)》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企业文化管理指引,各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评价管理办法。
一、目的意义
近年来,集团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软实力的独特载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坚持以提升员工素质、管理水平、企业形象为着力点,注重对各类优秀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企业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开掘,着力深化理念、行为、视觉三大识别系统的创建,丰富和完善核心价值体系,为凝聚力量、提升素质、加强管理、促进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促进了集团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集团为此荣获“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并成为首批上海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要更好地把握时代特征、凸显集团特色、集聚人文优势、激发创造活力,必须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载体,持之以恒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指引,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从自发文化转变为自主文化,并向自觉文化发展;有利于巩固和规范企业文化成果,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品位;有利于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要求,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轨道上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企业文化管理指引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三年实施纲要》的有关要求,着眼于完善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体系,进一步规范工作标准、强化责任落实、夯实文化基础、提高创建水平,具体把握以下原则:
——注重导向性。以科学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为前提,坚持潜移默化促进文化培育,承优创新推动文化建设,以管理指引更好地保障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各项措施软着陆,不断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
——体现客观性。以真实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趋势为出发点,搭建集团和基层单位企业文化成果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在客观评价和提炼总结经验成效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和整改薄弱环节,起到借鉴启发、博采众长、共同提高的作用。
——具有操作性。以简明、准确、直观为标准,坚持常态管理与长效建设相结合、共性要求与个性特点相融入、工作指引与成果转化相促进,不断提高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突出实效性。以“管用、可行、规范、长效”为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实效入手,发挥激励、约束的综合效能,坚持和巩固企业文化基本理念、基本做法、基本成效,鼓励基层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努力建设富有时代特征、行业特点、上港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管理指引模式
总体目标:通过建设企业文化管理指引,客观反映集团和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突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和绩效,基本形成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便于操作、易于检验的企业文化管理和评估模式。
基本考量: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指引主要反映和评价企业各类资源、各方力量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经验成效及不足;企业经营管理、员工素质、品牌形象的实践程度、成效及不足;集团核心价值观、集团精神、集团品牌以及理念、行为和视觉三大识别系统的创建深度;评价集团和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和综合效应。
主要内容:突出管理指引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应用性,设立企业文化建设系统、理念体系、建设效果三个一级管理指引模块。其中,建设系统是企业文化建设方法、手段、措施的集中体现,具体化为“主体系统、过程系统”两个二级管理指引指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系统、设计系统、培育系统、支持系统等若干三级管理指引指标;理念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实践指南,具体化为“价值主导”、“功能取向”两个二级管理指引指标以及核心价值观、文化引领力、人文关怀面、社会顺应度等若干三级管理指引指标;建设效果是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对接、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综合反映,具体化为“内部效果”、“外部效果”、“综合效果”三个二级管理指引指标以及员工认同度、民生保障力、客户满意度、社会贡献度、协调发展度、特色工作加分等若干三级管理指引指标(详见附件)。
四、适用范围和操作原则
适用范围:本管理指引适用于集团各分公司、子公司和投资控股企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操作原则:各单位要以本管理指引为指导,以本单位自主管理为主,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创建具有时代特征、上港特点、本单位特色的企业文化。各单位要统一践行“承接历史、承载使命”的集团核心价值观;要在“忠诚敬业、强港立人”的集团企业精神指导下,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和丰富集团企业精神的内涵,或提炼本单位企业精神;要围绕“服务创新、专业保证”的集团企业品牌,着力打造体现本企业特点和发展优势的子品牌;在统一使用集团视觉形象标识的前提下,也可使用本单位的形象标识,但必须分清主次、先后;企业的行为识别系统以集团人事组织部制定的相关规定为准。
五、运行保障
1、提高认识,增强合力。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的作用,做到统筹兼顾、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分类指导,扎实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2、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三个提升”,即:提升员工素质、管理水平、企业形象,牢牢把握企业文化理念、过程、结果三个关键,以深化三大识别系统为切入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动态管理和指导。要落实管理指引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载体,体现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水平和成效。集团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指引相关评价工作,并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单位评审工作的重要依据。
3、扩大效应,转化成果。各单位要把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指引中的相关内容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员工技能培训教育、企业品牌培育塑造、企业信息化、系统化、精益化管理有机结合,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强港建设提供坚实支撑。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指引,不断培育和弘扬企业文化优秀成果,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激励和示范效应,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服务于集团的长远发展。
4、本管理指引解释权归集团党委工作部。
集团2020年形势任务教育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丨第二集:20...
本站编辑 | 2020/04/04集团2020年形势任务教育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丨第四集:20...
本站编辑 |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