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07时,宜东分公司收到一条来自“远顺19”驳船的红色预警信息:“J25067航次,1卷7吨冷轧钢卷冲破箱门,横卧舱内,箱顶撕裂,船期告急,申请立即靠泊军工路码头作业!”
上午8点整,公司生产会发出紧急指令——“保船期、保安全、保品牌,党工团突击队立即集结,抢险作业零等待!”
短短数个小时,从预警到靠泊,从方案到落地,一场没有硝烟的“钢卷救援”在军工路码头闪电打响。
一条预警,港区进入“战时节奏”
“今天不是作业,是打仗!”营运操作部控制室内,电话铃声和对讲机呼声此起彼伏。“远顺19”本航次装载72个集装箱,其中半数以上为中转箱,衔接当日海轮“永信17”轮——一旦延误,将直接触发连锁反应,公司保船期承诺面临严峻挑战!
8点30分,营运操作部经理一声令下,各条战线人员火速集结完毕,党工团突击队红色队旗在码头前沿猎猎招展。
“把风险想在前,把节点卡到秒!”
在驳船靠泊前的关键时刻,营运操作部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详细研究制定抢险方案:根据船方提供的舱内照片测算卷钢晃动幅度、重心偏移、工索具载荷重量等安全系数,考虑钢丝绳对钢卷货物的磨损危险性,数次调整优化起吊方案,最终决定使用合成纤维吊装带的工艺对冷轧钢卷进行作业。
“每一厘米,都是心跳!”
9点30分,“远顺19”缆绳带妥,安全靠泊码头。现场划出“红区”,无关人员全部清场。在现场管理人员的统一指挥下,“党工团突击队”第一时间下舱复查,手测、眼瞄,迅速报出情况:“卷钢无棱角缺口,绑带完好,可以作业!”随后码头工人立刻登船对冷轧钢卷进行吊装绑扎固定。
一切就绪后,Y104桥吊司机听从指令推杆起吊,卷钢像被“红色臂弯”轻轻拉起,徐徐上升。当卷钢越过船舷,即将跨越桥吊海侧横梁时,码头上风力突然加大,钢卷开始晃动,现场瞬间安静到只剩机器轰鸣,在场所有人的心都猛地提了起来;经历紧张的1分钟后,风势稍缓,伴随指挥手的手势,吊具继续向陆侧移动,缓缓下降,最终钢卷稳稳放置到托垫上。
10点15分,随着绑扎带最后一扣解开,7吨“危险分子”安睡在加固垫上,船期保住了!随后铲车吊运卷钢安全移送至后场,码头恢复日常生产节奏。只有对讲机里刚刚留下的那句“落地确认”,提醒所有人:保船期不仅仅是口号,还是每一关安全装卸的刻度。
从接到预警到残损货物安全落地,总用时3小时15分;现场投入桥吊1台、铲车2台,人员9名;作业期间码头其他泊位未受影响,当日昼夜计划完成9279TEU;海轮“永信17”准时开航,后续船期未受影响;损坏集装箱已于当班完成残损拍照、定损、系统录入。这次抢险作业,映射出的不仅是工艺精度、协作密度和责任清晰度,更是宜东人“敢啃硬骨头”、直面困难的拼搏精神。装卸工艺没有“差不多”,安全生产只有“零容错”。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