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新闻 / 党建新闻

2025-10-20 08:11

【凡人微光】理货一线的“梅花”印痕——记罗泾分公司业务承包工库场理货员蒋冬梅

党建新闻 21 作者: 罗泾分公司

罗泾港的晨曦刚漫过件杂货码头,货堆还沾着夜的微凉,蒋冬梅的身影已嵌在这片浅金里。身穿蓝色工装的她,手中紧紧攥着理货清单,目光扫过林立的货物时,像探照灯般精准——核点编号、核对规格、核准数量,动作轻得似怕扰了货物的静,却又稳得分毫不差,活脱一位库场管家,要在货物出发前把好每一道关。

这是蒋冬梅在仓储物流部理货岗位上的第十个年头。论资历,她不是码头里最久的,肩头也没什么亮眼的标识。可凭着“半点错漏都不行”的较真劲,她成了工友们口中的“活台账”:不用翻厚重的记录册,只要提某批货,她张口就能报出存放位置、规格数量,分毫不差。十年里,她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把理货这份普通工作,酿成了满是责任与温度的故事。

在旁人看来,理货不过是“点点数、对对单”的轻松活,蒋冬梅却清楚,要干好这一行,还真少不了花费一番飞针走线的“细功夫”。件杂货码头不比集装箱堆场的规整,货物形态千差万别,每一件都得挨个儿核对。“差一件、错个规格,下游物流链就会因此卡顿,工厂等设备、货主等配件,耽误不起。”刚入行时老同事的话,像颗种子扎在她心里。从那天起,“零差错”成了她的铁规矩,哪怕多“耗”一点心力,也要把每个细节抠到位。

为摸透这些货物的 “脾气”,蒋冬梅成了堆场里最“闲不住”的人,时常揣着个小本子蹲在货堆旁“琢磨”:时而比对货物包装尺寸,确认和单据一致;时而检验捆扎货物的绳结,看看有没有松动;遇有要素标识不全的货物,更是反复比对查资料、虚心请教老师傅,分清生产批次和材质规格。就连货物怎么堆,都会反复试:怕潮货,垫木要多高才隔湿气;易损件,离叉车通道多远才安全。这些细节,她记在本上、刻进心里,慢慢成了理货日常的肌肉记忆。

别看蒋冬梅只是个普通的理货员,却总说“理货是门学问,得好好学、好好教”。新人来部门,她总能将自编的“一看包装,二核标识,三记规格”口诀倾囊相授,带新人跑堆场时,始终秉持“说给他听,做给他看,让他试试看”的工作方法,“你先试,记不住就问,我当年也是这么学的,多练就熟了。”在她的带教下,不少新人很快适应岗位,成了理货队伍的骨干。

也有人问她:“每天数货、核单,十年不腻吗?”蒋冬梅总会停下手里的活,望着远处靠岸的货轮,眼里闪着光:“怎么会腻?这些货都有自己的‘去处’,有的是工厂生产线等着的设备,有的是五金店要卖的零件,有的是外地要用的建筑材料。咱把它们准确送到地方,让货物有了归属,就觉得特别值,心里也踏实。”

十年里,罗泾港的货船来了又走,堆场的货物换了一批又一批,蒋冬梅始终没离开这片堆场,也没放下过那本写满字迹的理货清单。她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却用每天的认真、每件事的较真,一如她的名字,用自己执着和坚韧的“梅花”印痕,让“平凡”绽放出“扎实”与“可靠”的香气。

评论列表 (共21条评论)
查看全部>
我来说两句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IOS 下载
Android 下载

网站点击量:2,200万 访客总数量:14万

© 2018 上港集团 沪ICP备05012889 | 技术支持© Harbor,上海海勃物流软件有限公司 | 沪公网安备31022102000173号